在经济活动频繁的当下,货币作为交易的核心媒介,其真伪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进入 2025 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假币的制造手段也越发隐蔽和复杂,这使得反假货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从识别方法到处置流程,都需要及时更新和掌握,以下便是 2025 年反假货币的最新答案。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第五套人民币,涵盖了 100 元、50 元、20 元、10 元、5 元、1 元的纸币以及 1 元、5 角、1 角的硬币 。每种面额都有独特的防伪设计,比如 100 元纸币正面左侧空白处,透光观察可见毛泽东头像水印,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纸币正面中部的光彩光变数字 “100”,垂直票面观察为金色,倾斜观察为绿色,颜色变化明显且有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
冠字号码是人民币的 “身份证”,由前面的字母(冠字)和后面的数字(号码)组成 。每张纸币的冠字号码独一无二,通过它可追踪货币流向,在反假工作中,如果发现多张纸币冠字号码相同,那大概率是假币。
不宜流通的人民币纸币表现为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等情况 。像纸币出现脏污、污渍,票面严重脱墨,部分缺失,有粘贴、撕裂、拼接痕迹,整体变形,被涂写得难以辨认票面信息,纸张绵软失去挺度,甚至炭化等,都属于不宜流通范畴。这些人民币不仅影响正常交易,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混入假币中,扰乱市场。
假人民币包含伪造币和变造币两类 。伪造币是不法分子仿照人民币图案、形状、色彩等,运用各种手段制作而成,这类假币从纸张到印刷都力求逼真,但往往在细节处,如票面图案的清晰度、色彩过渡的自然度等方面露出马脚;变造币则是在真币基础上,通过挖补、揭页、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手段改变原币形态,常见的如将真币面额数字涂改,或是拼凑真假币部分以制造大额假币。
若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收到假币,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再将其花出去,这不仅违法,还会损害他人利益 。正确做法是及时上缴给当地商业银行或公安机关。上缴给银行时,银行工作人员会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收缴,开具《假币收缴凭证》;若上缴给公安机关,他们会进一步调查假币来源,打击制假贩假链条。
如果对商业银行收缴的假币真伪存在异议,可自假币收缴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鉴定单位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鉴定,并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若鉴定为真币,银行会按面额兑换完整券退还;若鉴定为假币,则会依法没收。
反假货币工作是一场持久的战役,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只有掌握最新的反假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金融机构、公安机关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才能有效筑牢货币安全防线,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公众财产安全 。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